岁兆的传统习俗吗?大年初一做什么习俗活动
多少年来,每逢春节,人们总是一派欢庆团圆。一家人欢聚一堂,同庆团圆。那么,你知道岁兆的传统习俗吗?大年初一做什么习俗活动呢?
岁兆”的传统习俗
旧时,京津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被称为“岁兆”的传统习俗,预先所显的吉凶之征,曰“兆”,无兆或其兆不明而占的曰“卜”,所谓“岁兆”,更具体地说就是观察元旦岁朝的天象如何,从而预测和估摸一年的丰歉和灾祥,如天晴,则主年丰,天阴则岁歉,雨雪天则主大旱,东风、南风预示米价低贱,西风、北风则告示米价昂贵,并有口诀云:“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最好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与此同时还有元旦的天干口诀,共四句:“甲乙丰年丙丁旱,戊已蝗虫庚辛乱,壬癸之年水滔天,天干所值为先验。”至于看元日至十日的十天之内,第一个子日的天干是什么?口诀道:“甲子丰年丙子旱,戊子蝗虫庚子乱,惟有壬子水滔天,十日无子天下变。”此外自元日始而排列:一鸡,二狗、三牛、四马、五猪、六羊、七人、八谷。其日晴和则为吉,若风雨则不吉,从而以定诸人畜谷物的祥灾。
在过去,每逢大年初一,人们往往买了鱼鸟放生,有的寺庙还专门设有“放生池”,供人买了大鱼、乌龟来放生。每到春节,港澳同胞及华侨还有专门赶回大陆的名寺古刹放生的。放生,即把野生小动物放走,让它回归自然重谋一条生路。人们相信,这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相传放生习俗始于汉高祖刘邦。当时,项羽与刘邦曾有长达数年的楚汉之争。某一年大年初一,项羽的军队包围了刘邦所在的荥阳城,刘邦从西门逃走,钻进一井台旁的草丛中躲避。追兵搜索过来,眼看要走到井台边,忽然飞来几只斑鸠在井台上嬉戏,跳进草丛觅食。项军见了,以为草丛里不会有人便走了,于是,刘邦得救。刘邦当了汉高祖后,为报斑鸠救命之恩,下令每年正月初一大放斑鸠,后遂衍变为广放生物的习俗。
放生的人中大多受佛、道两教教义的影响,认为使有生命的、原本可生活在自然中的鱼和鸟重新回归是最大的善行,是做功德,这种做法可使自己增福延寿。也有的是为自己父母的寿庆日做善,以达到延寿的企盼。旧时北京的广化寺门前有放生池,什刹海会贤堂饭庄等地有专门卖鸟以供放生的卖鸟人……在大年初一放生的人多要到寺院去放生,那儿寺院的僧人又是如何过年呢?
出家人过年显得格外平淡。在饮食、起居上没有改变,也没有忌讳,与往常一样依旧是粗茶淡饭、早晚功课、集体进斋、清扫庭院、拂拭供案、接待香客、诵经、参禅、拜佛、念佛。以此培养自己“平常心是道”,消除患得患失的烦恼。虽然他们没有为自己祈求什么,可是年三十的晚上到初一天亮,各个寺院都要敲钟,用钟声祈祝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有人说出家人是“身在佛门思报国,心中无我却救人”。
初一还是弥勒菩萨(俗称大肚弥勒佛)的圣诞日,寺院里上午举行庆祝仪式。弥勒佛亦称欢喜佛、富贵佛。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给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下午众僧齐集一处反思、关照自己的德行,忏悔罪愆,也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利于新一年的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民间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必是饺子,除信仰不同者外几乎家家如此。
昔年除夕晚上,合家守岁时将事先以油煽好的胡萝卜丝、发好的木耳、香菇、黄花、菠菜、大白菜、粉条头等整齐地一溜溜地码放在大盘子里,拌馅时,再加入香油、味精、细盐和姜末,搅掺成馅儿(如菜放多时,容易出汤,可掺入少量的擀碎的炸排叉儿,以吸收多出的汤)。万万不可放入葱,蒜等辛辣的调味品。因为这些饺子不光人要吃,还要供奉神佛,若加入葱、蒜等物,是对神佛的不尊敬,因为神佛是不食荤的。
佛门讲究,只吃“朝天长”(指植物),不吃“背朝天”(指动物),不用动物的原料和奶类及葱、韭、蒜等。在佛教的《饮食偈》中说:“若人食油则得力,若人食酥则好色,若人食麻滓菜则无色力,大得至尊,自应知之。”同样,在《梵刚经》中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一葱、二薤、三韭、四蒜、五兴渠(此为婆罗门语,指一种气味似大蒜的矮韭)。”佛门称此为“五荤”,是不食用的。
佛门素菜讲究以“三菇”(香菇、草菇、冬菇)和“六耳”(黑木耳、银耳、黄耳、地耳、石耳、榆耳)及新鲜的蔬菜、豆腐、豆制品为原料。为了尊重佛门的饮食习惯,以表示自己对神佛的虔诚,故而,这顿饺子的馅的成分是有一些讲究和限制的。
为什么要在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就吃素饺子呢?除了上面说的对神佛的态度问题外,还有自我开脱的说法,即;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吃素,则意味着全年都吃素,如此“意义深远”自然就会群起而随之,就是爱吃肉的人也要附庸一下“风雅”。况且,这种素馅饺子非但不难吃而且是别有风味。吃过这顿素饺子,就可以大开其荤了,但老北京在家修行的“三宝弟子”则大多在大年初一的全天都吃素,不动荤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