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冬至一般吃什么食物 广东冬至流行吃汤圆
广东人冬至一般吃什么食物?广东冬至流行吃汤圆,广东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所以冬至这天都要吃汤圆。除了汤圆,广东各地美食更不同,比如广州的糯米饭,顺德的打边炉,梅州的酒煮羊肉等等,感兴趣的朋友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广东人冬至一般吃什么食物
广东冬至流行吃汤圆。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广东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广州冬至吃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广东各地冬至美食盘点
广州:糯米饭
许多老广小时候的冬至记忆离不开一顿团圆饭,通常由母亲掌厨,提前宰鸡杀鹅,买烧肉,腌制鲮鱼,再加上粉丝、虾米、鱼蛋、冬菇、萝卜等材料做出九道荤素菜,还有个别的家庭还会特地做腊味糯米饭。做腊味糯米饭需要提前买好腊肉、花生、芫荽、葱等材料,提前处理配料,再将其和糯米混淆蒸煮。在长辈看来,冬季食用腊味糯米饭能暖胃、养生,而小孩子也喜欢吃。
顺德:打边炉
在顺德,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的民俗,表示团团圆圆,暖暖和和过好这个冬,一家人平安,保健康,迎春节。打边炉实际为打甂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粤菜系。广式火锅。主要食材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火锅是坐下来吃的,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火锅用金属器具,中间烧木炭,“打边炉”是用瓦罉。
梅州:酒煮羊肉
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人们俗称,认为在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潮汕:食甜丸
在潮汕冬至这天,人人都会吃上一碗冬至丸,潮汕的冬至丸与汤圆不一样,他是分成两种颜色,一种是粉红色一种是白色,而且非常有嚼劲,在冬至即将来临之时,家中妇女会到市场上去买来制作冬至丸所需要的食材,回来之后讲家中老少全部都叫来帮忙,冬至丸的材料非常的简单,需要一些糯米,揉成一颗一颗的花生大小的球状,在糯米中加上少许的色素,再将其放入开水中烫,形成固定形状之后便可。
中山:水榄
小榄有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实际上是一种用菊花肉作馅料的糯米汤圆,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些许菊花肉。
除了一般的习俗外,东升人还喜欢用大芥菜、甜薯、猪肉粒烩煮成一种名为“沤冬”的菜祭祖,意为迎接冬天的来临。而在坦洲,当地的村民还喜欢吃茶果来应节。
佛山:蒸松糕、祭祖
冬至节来临,佛山民间普遍的习俗是“祭祖”、拜祭祖先,称之为“冬祭”,这一天,家家例必劏鸡,同时备烧肉、崧糕、柑、苹果等取其“生生猛猛,红皮赤壮,生发高升,金银满屋,平平安安”的好意头。除拜祭祖先外,民间还有吃冬至节饭的习俗,拜祭祖先后合家吃冬至节饭。
煮汤圆用冷水还是热水
煮汤圆用温水煮。因为冷水的温度太低,汤圆下锅就粘锅,而热水温度太高,汤圆下锅就会膨胀露馅。温水下锅煮汤圆时,水温不高不低,汤圆放入到锅中后,表面的淀粉就会凝结,而等水温慢慢地升高时,汤圆里面的淀粉也会慢慢的变软,从而使汤圆不粘锅不露馅。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所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同时,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汤可以用糖桂花、甜酒酿、花茶或者桂圆红枣汤、桂圆姜汤取代,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