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都说上坟 那你知道何为坟墓吗?
原标题:平时我们都说上坟,那你知道何为坟墓吗?
说墓祭,得先说何谓坟墓?“墓起丘者谓之坟”,“葬无坟者谓之墓”后,坟墓混为一。何谓墓祭?墓祭即墓(坟)前祭祀。白话叫上坟,又称扫墓。
在中国关于墓祭的起始,历代学者多有考证,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清代王应奎的《柳南随笔》都有考证。
古不墓祭,见于礼经。《礼记》:“王者祭天地,诸候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即五种神灵),士庶人祭其先”。所谓祭其先者,即老百姓祭自己的祖先。这里没有提到墓祭。后世儒者多以墓祭为非。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古代(商以前)丧葬“墓而不 坟”,“不坟、不树”,无墓可祭。二是先秦诸子中的朱子曾说“神主在庙,而墓所藏形骸耳”,故不宜祭。
到周代发生了变化。为了加强墓葬管理,周官中设了“墓大夫”,掌邦(即国)墓之地域。万民之葬,皆由其主持安排管理。可起坟,可植树,可祭拜,不担心樵牧之侵。后由于周衰,撤销了“墓大夫”之官,墓葬秩序乱了起来。民可自己通过占卜选墓地,所选墓地多于居住地很远,缺于祭扫,因而侵界址、盗墓树的事情经常发生。墓主家不知道,官府没人管。尽管乱,但到春秋时期,民间“郊祀野祭”的墓祭已成习俗。尤其自晋文公在绵山烧死介子推,定“寒食”节后,民间就把寒食节作为每年墓祭的日子,直到汉唐。
墓祭真正形成一种法定制度,是唐代玄宗时: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旧唐书·玄宗本记上》)。关于这一点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指出:“唐开元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但盖许士庶之家行之,而人君无此礼也”。就是说皇帝祭祖行的是谒庙礼,“寒食上墓”这个制度是专给老百姓定的。由于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后来人们便把寒食上墓改成了清明。
正是“上墓,同拜扫礼”,所以上坟墓祭也改叫扫墓。《宋史·唐格传》里就有“清明往钱塘扫墓”之句。晚明学者张岱就有《杨州清明》和《越俗扫墓》两篇小品专记扫墓繁盛情景。可见唐、宋时期清明扫墓的习俗已很盛行,到晚明仍然很炽热。 新中国成立后,祭祖扫墓的礼仪虽有,但多已将清明节演化为缅怀革命先烈的扫墓活动了。公元2008年始“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节日,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情的关照,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尊重。
民间上坟扫墓祭祖除清明之外还有:农历正月初二(送回家过年的祖先回去,名曰:送家堂)、七月十五(鬼节、亡灵节)、十月一日(送寒衣)。这样,一年便有了四次扫墓祭祖。另,冀南不少地方还有麦收后出嫁姑娘带着用新麦蒸的馒头回娘家上坟的习俗,意思是告诉娘家已故先人,麦收不错,吃饭无忧,请放心。
关于十月一日上坟送寒衣的习俗也由来已久。人们视祖先如生,冬天将至,恐祖先受冻,便选在十月一日立冬前将纸质的棉衣烧送过去,谓之送寒衣。唐天宝二年八月,唐玄宗曾又下“至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之诏(顾炎武《日知录》)。从“寒食上墓”到“荐衣陵寝”相距仅十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就把两个民俗纳入法定礼仪,实在是个开明的皇帝。不过到明、清时期,人们已把“送寒衣”的时间由九月一日改为十月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