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星座

传统节日

 首页 > 传统节日 > 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2025-07-04 15:44:48 编辑:凯凯

在春节期间,少了不了的就是燃放鞭炮了,这算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给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那么,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旧时的鞭炮种类是怎样的呢?

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节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古已有之。放鞭炮庆贺新春到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汉朝《神异经》所记,在两千二百多年前,人们为驱逐山趙恶鬼,“然真竹以取其声”。《通俗编俳优》云:“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卷纸为之”是火药发明以后的事。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讲到我国用火药制造的爆竹。人们用纸压卷的纸筒代替了竹筒,装上火药,制成爆竹。有时还用麻茎把爆竹连起成串,称为“编炮”;又因其形似鞭,其声清脆,又称“鞭炮”。因为爆竹能驱邪,能增加喜庆气氛,其本身又轻巧,深受百姓欢迎,所以广为传播。

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这是老北京人在春节期间的口头禅,春节期间孩童们燃放烟花、爆竹,喜气洋洋,把传统的春节烘托得热热闹闹又辉光闪耀。

说到茶叶铺卖鞭炮,您大概不会相信,可有种价格最便宜的“茶鞭”则就真是由茶叶铺代卖的。自然,更多的鞭炮还是需购于摊铺之中。

旧时的鞭炮种类很多:小鞭、铁鞭、机器鞭、麻雷子、二踢脚、炮打灯、炮打双花、旗火、铁冲子、太平花、炮打襄阳城、炮打银龙、黄烟带炮、花炮盒子、花盆、耗子屎、摔炮儿……

笼而统之地说鞭炮,不准确。“麻雷子”是炮,单响,声音宏大,点上捻子,火药把筒送上去,遥空一声暴响,如雷一般。“二梯子”,俗称“二踢脚”也是炮,双响,地下一声,半空一声,响动不如“麻雷子”那么大,但有了错落,有了单响所没有的趣味。“麻雷子”和“二踢脚”在北京历史比较久远,远到什么时候,没见过考证。以后又由“二踢脚”衍化出“炮打灯”、“炮打双灯”、“飞天十响”、“撼天雷”、“霹雳珠”之类的,双响变多响,包药的筒子也不是都随响炸飞了花,有可以手里拿着的,只见个个光球飞出去,筒子却完好无损。

鞭不同于炮。鞭有说是从“麻雷子”衍化而来的,单响的药筒连接成串,点燃后连续作响,像机关枪一样。鞭明显的小,小到寸许或不足一寸,或比寸长点,粗细也自不同。鞭以挂论,挂又分头,每挂百头、五百头、一千头、五千头、一万头的都有。又有鞭里加炮的,一挂中,每十头或二十头中间加一头响动大的爆竹,响出层次,响出变化来。

鞭炮品种日见其多,特别是炮,但如袁世凯做大总统时,总统府订购的那种“炮打灯”是见不到了。那种“炮打灯”在第一响入天空后,现出一个寿星佬,寿星佬须眉楚楚,下落到离地丈许,头上再发一响,打入天空,再现一老僧,徐徐下落,下落时发第三响,出现时装美人,美人手撑洋伞,如仙女凌云,可谓奇妙无比。

无论贫富人家,这鞭炮都是要放的,为的是送穷、驱邪、纳祥、镇鬼,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首《爆竹》诗:“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昂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可见旧时人们在鞭炮中寄予了多么大的企盼。

加载全文
标签:放鞭炮 春节 习俗 
2026运势查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春节前大扫除有哪些风水禁忌春节前大扫除有哪些风水禁忌
春节大扫除10月25日
清明节气吃什么?清明节气吃什么?
清明节气10月25日
2025年重阳节时间2025年重阳节时间
重阳节时间10月23日
春联上联在左边还是右边?春联上联在左边还是右边?
春联10月16日
破五节是什么意思破五节是什么意思
10月10日
中秋节上坟好不好?中秋节上坟好不好?
上坟中秋节10月07日
中秋节的习俗知多少中秋节的习俗知多少
中秋节习俗10月06日
闰年清明节不宜上坟是真的吗?闰年清明节不宜上坟是真的吗?
不宜清明清明节09月25日
属鼠初十能不能吃饺子属鼠初十能不能吃饺子
属鼠吃饺子饺子09月18日
愚人节的风俗愚人节的风俗
风俗愚人节09月12日
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纪念什么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纪念什么
中秋节09月09日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
中秋节09月09日
中元节是“破日“ 牢记祭祖3个禁忌中元节是“破日“ 牢记祭祖3个禁忌
中元破日禁忌09月07日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
传统中秋节活动09月04日
白族的尝新节有什么习俗白族的尝新节有什么习俗
习俗白族09月04日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和美食?中秋节有什么风俗和美食?
中秋节美食09月04日
中秋节桃花运较好的生肖中秋节桃花运较好的生肖
生肖桃花09月04日
七月半为什么不能搬家?七月半为什么不能搬家?
七月半搬家09月04日
七月半各地风俗介绍七月半各地风俗介绍
七月半风俗09月04日
农历七月半中元节的起源和由来农历七月半中元节的起源和由来
中元农历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