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七夕拜床母风俗
台湾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祇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
“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台湾七夕相关习俗
七夕是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和少女节,这都和织女有关。
1、拜床母
「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2、拜七娘妈
七娘妈是七星娘娘,天上七星的人格化,也是儿童的保护神。没有子女的,她能授子女;有子女的,她能保平安。所以有许多小孩,在十六岁以前都要配戴七娘妈的香火,等到十六岁时的七月七日还愿,举行盛大的祭祀。
3、牛郎织女会
相传牛郎星和织女星这一天会相会,使得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添美丽。以前的人都在七夕夜注意两颗星靠近的事情,而为他们俩高兴一番。其实以今天的天文学的观点,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十六光年,甭说两星靠近其(实就是星球相撞,这是一件悲壮的事),就算牛郎光写信给织女,以光速传送都要十六年,等织女收到信后马上回信,还要再经过十六年才会到牛郎手上,这一来一返就要三十二年,美丽的织女就变成老太婆了,实在不够美丽。所以还是让美丽的传说故事继续流传吧!
4、乞巧会
家有少女或少妇在晚上摆设香案,供上鲜花、水果、白粉、胭脂和针线,乞求织女能够赐给她们一双灵巧的手。用彩线对月穿针若能穿过,则表示手艺会特别的好。,则自汉代开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5、祭魁星
古代的私塾或学堂都奉祀魁星爷,读书人对祭魁星更是盛大,在清代臺湾文献中就有关祭魁星的记载,描写祭魁星是在晚上举行,各个私塾都竞相集资准备餐品来祭拜,整夜喝酒;也有的用演戏来庆祝,甚至也有杀狗来祭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