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九月初九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庭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湘中邵阳隆回人重阳祭祖,一般是祭远祖,如高祖、大祖(高祖之父称为“大祖”),合族男丁全体出动。路远的,三更造饭,五更动身,先到宗族祠堂集中,然后统一行动。去时,用“台画”(方言,一种专装祭祀供奉礼品的木器)抬上猪头三牺、酒果祭品、香烛土纸,到祖坟前烧香化纸,磕头祭拜,祈求荫庇后人。也有的由族长组织各支族德高望重者为代表行动。宗族里备有大鱼大肉的丰盛饭菜,祭祀毕,凡本族男丁,无论大小,只要能端饭筒饭碗的,都有资格享用。
旧俗里,重阳节宗族里还向年逾花甲或古稀(各族自议)的老人,不分男女,每人赠送猪肉,大秤1斤半,相当于现在的2斤3两,因为不要钱,白吃,所以称为白肉,以表示对老辈人的敬重。这个习俗自20世纪50年代后就消失了,直到1989年,国家正式将重阳节法定为老人节,湖南梅山地域邵阳市隆回境内各地,才以村为单位,由各镇乡老年协会牵头,村干部为主体,带上2斤肉,一包白砂糖,一瓶酒等物品,到年逾八旬的老人家走访看望,以示爱老、尊老、敬老。机关、学校、工矿企业等单位,也在重阳节这天,将退休、离休人员召集在一起,开开会,谈谈心,发点纪念品。这些都是从旧时的祭祀赠白肉演变而来的,只是不带宗族色彩。
祭祀的全部费用,全由宗族里的课田收入开支。那时,各姓族都在远祖墓场坟地附近,置有课田,建有房屋(称为庄屋),租种课田的人住在庄屋里,负责看管保护祖墓,接待前来祖墓祭祖的人员。
古时,人们有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故又称重阳节为“登高节”、“菊花节”和“茱萸节”,但此举最原始的目的却是为了避灾,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有这样记载的:
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人桓景跟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难,应该马上回去,叫家人各做一个红袋,装上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驱)寒祛风的功能,可入药制酒),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处,喝菊花酒,可免除灾难“。桓景按费长房说的话办,全家人登山,喝菊花酒。晚上回家时,果见家里的鸡犬牛羊马全都死了。
可见,后人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妇女阿嫂带茱萸香囊的习俗,是从桓景带领家人登高避灾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登高避灾的原本意思完全改变了。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丹桂飘香,金菊吐蕊(农历九月俗称菊月),红果满枝,文人雅士们重阳聚会,登高远眺,心旷神怪,饮酒、赏菊、赋诗、绘画、作联、观红叶,别具一番情趣,成为时尚。
旧时,隆回重阳登山的大多是读书的秀才、书生青年人,如教私塾蒙馆的先生带着学生登上望云山的望云峰,九龙山的上梅峰,鸟瞰欣赏九龙回首的山河大地秋彩,吟诗作赋对对联,誓志抒情,跟现今国庆节长假登山旅游差不多。
选择农历九月九日登高踏秋还有气象学的意义,因为这天大多是气清日明,能见度极高,例如,站在隆回岩口九龙山的主峰上梅峰向南望去,距在百里之外的资江,如同一条白练,横贯东西;怀邵衡铁路,游若乌色金丝,珠串红楼碧野,南连湖光,北接山色,视野极其开阔。后生小子们借上山祭祖之机,爬上山顶,开扩眼界,虽汗流浃背,但看到另一番世界,大是可观,那是何等惬意舒畅。
重阳节祭祖登高,有缅怀祖先,展望未来,奋进有为的意义。
附录:《荆楚岁时记》原文:
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