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高寿必有子孙夭折 为什么要用高寿老人的旧衣做襁褓?
从顺治开始,到光绪帝的清朝九个皇帝中,有146个子女,这么多的子女中,在15岁前夭折的有74人,夭折率超过50%家中老人高寿必有子孙夭折。
皇家子女如此,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么,古时候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容易夭折呢?
1.早婚早育
古人差不多十五六岁就开始结婚了,搁现在,估计很多人还在上初中,在我们看来处于玩耍懵懂的年龄,那个时候她们就已经嫁与人妻了。
早婚早育所生育出来的孩子,很大可能会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
2.卫生条件差
最重要的一点是错误的卫生观念和卫生习惯,例如,古代女性的衣物是不允许在阳光下晾晒,这会导致细菌滋生,再加上孩子经常与母亲接触,抵抗力又不强,所以很容易死亡。
3.医疗水平低下
即便是现在小孩感冒发烧,父母也会担心的不得了,不过大多有惊无险,毕竟很容易治好,搁古代可不一样,稍微一点感冒发烧,就可能导致一个小孩的夭折。
还有就是错误的医疗方法,很多药性不明,比如说朱砂,含金属汞,却是中药的常用药,说是医治,但形同毒杀。
4.天灾、战乱、宫里的权力争夺
天灾、战乱,这些对普通百姓的冲击是很大的,很多人家的小孩,在流亡的过程中很大可能夭折,一是可能缺少食粮,被饿死;二是可能遇到嗜杀的军队,从老到少,屠杀殆尽。
皇宫中,除了后宫嫔妃间的权力争夺外,皇子间、大臣间的权力争夺,也造成了不少皇家子嗣的死亡。
5.家境不好,重男轻女
在古代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又崇尚多子多福,当生育的子女过多,自己又无能力抚养时,会把生下的女儿或者身体不好、相对难抚养的男子会被扔到野外。
家中有高寿过年写什么对联好
打开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藏头对联、祝福对联、春联等等。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 。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为什么要用高寿老人的旧衣做襁褓?
民间认为,孕妇和婴儿抵抗风邪的能力很弱,所以必须要用有“力”者的事物来辟邪。例如用高寿的老人旧衣物来做婴儿的被褓。这样做的原因很多。首先,婴儿的肌肤特别细嫩,极容易磨坏,如果用新布做襁褓,易造成婴儿身体损伤;其次,新布上的静电和新织的碎屑还没有完全去掉,粘到婴儿身上不利于婴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襁褓的布料要着重选择。但是为什么要选用高寿老人的旧衣物(特别是裙袄)呢?首先,这是图吉利的一种做法,象征着婴儿能够长寿。其次,老人的旧裙袄比较柔软,棉布等物比较周整,洗干净之后就可以给婴儿做襁褓了。不过,襁褓一定不能太厚,否则会令婴儿生疮,也不能太薄,以免冻坏了婴儿。而且,婴儿的襁褓一旦被弄脏,洗过之后不可以晒干,要阴干,还不能在夜晚收回,按照俚俗的说法,晚上襁褓容易招惹鬼魂附身,所以应该尽早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