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七夕风俗 闽南人怎么过七夕?
每年的七月七日,是七夕情人节。但在闽南文化中,七夕节是“七娘妈”的生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会准备一些东西、实物来祭拜,并在祭拜时吧自己的心声告诉“七娘妈”,祈求心愿达成。相信很多朋友都特别好奇闽南人是怎么过七夕的,接下来让小编为大家揭晓。
泉俗视“七娘妈”(闽南,人称七仙女为七娘妈)为妇幼保护神,界定七月初七是其神诞。有小孩的泉州人家常要买七仙女轿和亭,因为闽南儿童或有拜“七娘妈”为“契母”(闽南语谐音,即义母的意思)。
挂七娘神灯 泉俗还有悬挂“七娘妈灯”的习俗,这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刚结婚的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撒花撒粉 在市区街头,记者还看到了纪念七夕用的花粉,传言小儿抹了不会生痱子。
熟知泉州民俗掌故的刘浩然先生介绍,据说过去,泉州的妇女们会在一大早,把准备好的胭脂、香粉和花束等用丝线扎捆,然后扔上屋顶。这一举动是为何呢?原来,是要让喜鹊衔去给七仙女梳妆打扮。另外,还要用红纸包一些糯米,用以犒赏喜鹊传递花粉和晚上搭桥之劳。
姑娘乞巧 糖粿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7盘,点7支香,用7根针、7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不过,目前在泉州地区这种风俗已经少见。
吃糖粿(类似汤圆) 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玻璃珠大小的丸子,放在案桌上,用手掌轻轻一按,使之成扁圆形,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压,即成中间下凹的糖粿了。糖粿做好之后,把水烧开,放糖等,煮片刻即成。煮好之后,在上边撒上一层花生仁,装在白瓷碗里。糖粿中间凹的那个小孔,就像少女脸上的酒窝,意在祝愿牛郎织女相会时笑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