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除夕夜要做什么 过年有什么讲究
众所周知在我国越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应的讲究习俗也就越多,而春节无疑是讲究最多的节日了。而除夕夜作为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有不少事情要做的,当然不同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讲究。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漳州除夕夜要做什么?过年有什么讲究?
漳州除夕夜要做什么
除夕,在漳州叫“年冥兜”,家家户户都要“围炉”过年。家庭成员在外地的,只要有可能,都要想方设法回来团聚。如果有人没回来,就要给他留一个位子,放上一件他的也服,并在桌上摆一副酒杯碗筷。
围炉时,圆桌中间摆上一个火锅,茶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同时,还讲求寓意,如火锅中滚烫的肉圆、鱼丸,意味着合家团圆;一条完整的大鱼,象征“年年有余”;猪脚芋头,表示来年有奔头;并把中蚶壳放在门后,用这人类最古老的贝壳钱币,暗示钱财不外流等等。在旧社会,贫家和富家过年有天壤之别。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能吃到这种丰盛的家宴了。“围炉”过后,晚辈要向长辈“辞岁”,有的还要很秉烛“守岁”,直到天亮。
过年有什么讲究
初一:往昔在正月初一早晨,多根据通书所载的吉时“开正”。人们在围着新布帷的供桌上,摆放糕、粿、面线及红柑等果茶素品,祭拜神明、先祖,然后打开大门,朝通书指示的吉向点香拜拜,迎财神入户。
长幼穿着一新,早餐为甜寿面、糯米圆、甜八宝饭之类的素食,以期一年生活圆满、福寿绵长。午、晚餐则吃除夕留下的饭,佐以整株菜做成的“长年菜”和鸡鸭鱼肉等。
吃过早餐,便是亲邻朋友之间的“拜正”。通常晚辈要主动给长辈拜年,说些“新正如意、万事大吉”的好话,亲友送“压岁钱”给未成年孩子。
初二,用荤菜再次举行家祭,谓之“开臊”。自明代允许庶民建祠堂,是日通常还会举行族祭,家中长辈到祠堂祭祀宗族祖先的同时,族人间亦借此机会互拜。
初三为“赤狗日”,新丧之家在这一天祭亡灵,非近亲不宜上门拜年。这一天又是“送穷鬼日”,是日人们把屋内污秽杂物打扫干净,送到田野上焚烧,点香为供叩头作揖,连说“穷鬼去,福星来”。厦门、同安、漳州则在初三做新忌,据说这与嘉靖年间倭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