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的传说 下元节有什么民间习俗
每年的十月十五日,汉族乃食寒食,纪念贤人,许多人在这天聚在一起祭祀祖先,你知道在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下元节,那你知道他有什么来历,知道在这天有什么习俗吗?接下来一起看看下元节的来历与习俗。
在中国民间有着一个古老的习俗“下元节”根据史料记载,下元节的来历和中国的道教有关,在下元节这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那么下元节有什么传说呢?这个传说又有怎样传奇的神话色彩呢?今天,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快随小编去看看下元节的传说吧。
农历的每年十月十五为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元节。又叫下元诞、下元水官节等。这一节日严格来说是一个道教节日,来源于道教所谓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的说法。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三官大帝又被分别对应于尧、舜、禹,所以,下元水官也就是因治水而闻名的大禹王。每当下元节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在下元节,道观有做道场、安期的安排。在民间则逐渐开始成为一个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的节日。刘一达介绍,老北京过去会在这一天为去世的先人烧纸,祭祀祖先。
另外,由于“水官解厄”说法的流传,即每逢下元节来临,水管下凡巡查人家善恶,为人门解除灾难,因此,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在水乡常州,诸如种水稻、捕鱼捉虾等农业生产与水有着深厚的关系。所以人们会在下元节这一天“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于饮食,下元节也有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沙包。
随着全球化的今天,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传统的节日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野,更不用说这些传统节日的缘由,但是这些传统节日却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记住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