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的来源
施(shī)姓,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王,子孙就以国为氏,统统姓了施。不过,这一支施氏后来的活动,古籍缺少记载,所以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无资料可稽。
施姓的来源 施姓的由来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一带。
商汤灭夏桀之后,施氏国亦随之灭亡,其后,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时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左传》记载,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时期为专职制旌旗的工匠,古称“旌、旗、帜”为“施”,其族人子弟后代即以职业为氏族称谓,世代称施氏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
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
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世称正学先生、缑城先生;缑城人(今浙江宁海)。著名明朝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因为太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这就是明建文帝。
方孝孺师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正五品)宋濂,历任陕西汉中府学从九品教授(公元1392~1398年),正六品翰林侍讲(公元1398~1399年),从五品侍讲学士(公元1399~1400年),直至按照《周礼》更定官制,将侍讲学士和侍读学士(从五品)合并为文学博士,并升任正五品文学博士(公元1400~1402年)。
明建文年间(公元1399~1402年),方孝孺担任了明建文帝的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在后来的“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明成祖)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株十族。
方孝孺是明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
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明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则穿着丧服当庭大哭,明成祖反复叫人劝他归顺,方孝孺不听,明成祖怒而将其下狱。
后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明成祖遂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依旧当众嚎啕,声彻殿庭。当时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周成王来了。”
方孝孺反问:“成王安在?”
明成祖答:“已自焚。”
方孝孺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子?”
明成祖道:“国赖长君。”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弟?”
明成祖顿住了,之后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执笔,奋笔疾书“燕贼篡位”四个大字,之后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明成祖大怒说:“汝不顾九族乎?”
方孝孺愤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明成祖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不止!
明成祖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之后明成祖一面将方孝孺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逮解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
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其胞弟方孝友临刑时,方孝孺泪如雨下,而方孝友却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方孝孺亦当场作绝命诗一首:“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终,明成祖就在方氏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
方孝孺一案,总计有八百七十三人全部被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却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方孝孺死后,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庸、铭等人捡其遗骸,葬于聚宝门山上,死于宁海县城之方氏族人,由方孝孺的义子马子同收其残骸,皆投于一口古井中,后称该井为“义井”。
据史籍《姓氏词典》记载:方氏系为改姓。明朝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其同姓族人纷纷外逃,以避株连,因而有改称施氏者。“施”字,拆开为“方人也”,因而也有为方氏者。
按:
古代残酷的“连诛灭族”中,最残酷的就是“灭十族”,其十族为:诛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加友一族。
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家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甥、甥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儿子);
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之嫡族)、母之母(外祖母之嫡族)、从母子(娘舅之嫡族);
妻族二即:岳父之嫡族、岳母之嫡族。
加友一族:即第十族,指方孝孺的所有门生、弟子、师尊、朋友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赫哲族,出自明、清时期赫哲族富勒哈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赫哲语为“布施”之义,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Fulha Hala,汉义“杨树”。
赫哲族、满族富勒哈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施氏、杨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蒙古族艾耀施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艾耀施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松源)。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iyos Hala。
蒙古族、满族艾耀施氏,在清末民国初期,多冠汉姓为施氏、艾氏、石氏者。
第七个渊源:源于白族,出自明朝时期白族施氏族,属于以图腾信仰汉化为氏。
云南省大理地区的白族中,有世代以海螺为氏族图腾的部落,元朝中期即以海螺图形取近似的汉字“施”为姓氏,称施氏。到明、清两朝时期,云南土司即为该氏族。
第八个渊源:出自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京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怒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施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施姓的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施姓开始活动在山东、安徽一带,随后被迫西迁河南北部,接着南下湖北施恩地区,又向南进入湖南、贵州,其中一支西迁四川泸州地区和云南洱源地区,形成了西南施姓主要生息地。由安徽古施国南下一支是移民中最重要的,唐朝时在浙江湖州吴兴郡已经形成了施姓望族。
到唐、宋时期,施姓已经散播到江南各地。宋朝时期,施姓大约近1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三位。浙江和四川为施姓大省,分别约占全国施姓总人口的1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江苏、安徽、湖北,这五省约占施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山东、福建、河北三省。当时施姓分布形成了以西部川鄂、东方浙苏皖为中心的两大聚集区。
明朝时期,施姓大约近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八十一位。浙江为施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施姓人口的41%。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苏,这四省大约占施姓总人口的8l%。宋、元、明600余年间,施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苏、浙、赣、闽为当时的施姓聚集中一心。
当代施姓的人口已达210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施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目前施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大约占施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上海、湖北、安徽、台湾、云南、广西,这六省区市又集中了28%。全国仍以苏、浙、闽为施姓聚集中心施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台、江苏大部、安徽东南、江西东施部、福建大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南、广西西端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西北,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5%的施姓人群。在江苏北段、安徽西南、赣鄂大部、湖南北部、川黔大部、重庆南部、粤桂大部、海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西北、山东东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0.3%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9.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5%的施姓人群。
赐子好名,能伴子一生。想给宝宝取一个好名字吗?选择下方的【宝宝起名】,为孩子起一个吉利的好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