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每一个节气都有专属于它自己的传统习俗,立春节气当然也不例外,在立春节气的传统习俗都有哪些呢?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意味着一年四季将由此开启,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的习俗都有哪些吧!
立春是为了见证万物复苏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便要遵守它的传统习俗。
1、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
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2、迎春
立春时“迎春”也是一项传统习俗。
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打春
“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
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4、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
每年的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5、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
每年的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
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
6、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
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
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春分三候怎么读?
其实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气象上的,谚语有言:“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从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个时期天气变化情况。
另一种则是在说所对应的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分别代表什么花信?
一年中是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简称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共一百二十日,每五日分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
民间有种说法是“风有信,花不误。”
意思是每一年花都在这个时候开放,人们会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而春分时节的花信就是海棠、梨花和木兰。
具体有哪些特征?
在春分的时候能欣赏到很多植物,这里就对上文中的三种花信做个简单的介绍。
其中海棠花的姿态非常潇洒,绽放之时繁花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
梨树是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通常在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浓烈香味。
而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开放时傲立枝头,因为是属于先开花后长叶子的植物,所以备受人们瞩目,花开时节满树洁白,毫无杂色,凋谢后会慢慢发芽出现绿叶。
白居易曾写诗描绘道:“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