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属鸡的传说和来源
十二生肖属鸡的传说和来源
鸡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十,与十二地支配属“酉”,故一天在十三时辰中的“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又称“鸡时”。易卦为“异为鸡”.
鸡王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这种德性今天都有还有残留)。玉帝封生肖的时候,考虑了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澄,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汗马功劳,当然我应该受到爱戴。”马道:“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地办点事就行了。拿已封生肖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门,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说不定对人类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的功劳十分感激,决定请玉帝把鸡也做为生肖赐封为神。
可是当时玉帝封生肖的标准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唯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急红了眼,喊精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
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魂直飞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功劳顺大,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生肖标准确实有误,于是摘下一朵殿前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
鸡王醒来后,发现头上真有一朵红花,于是它戴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的“御炉红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生肖竞争。到了争排生肖的那天,鸡与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进,快到天宫时,鸡怕狗沾了先,就连飞带扑到前面去了。狗急起直追,一直没追上,结果排在鸡之后,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到今天也余气未消,“狗撵鸡飞”的现象至今可见。而鸡呢,至今还是红脸每天司晨,头上戴着一朵漂亮的大红花。
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扫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关于鸡的寓言故事:
贼和公鸡
有个盗贼进入一座屋子去,他们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只公鸡,于是他们就偷了公鸡很快逃跑,回到了家后,正打算去杀那公鸡,却未料公鸡苦苦哀求说:请饶了我吧!我是很有用处的,我可以在清晨啼叫,催醒人们去工作。但是贼人们却回答说:因为当你叫醒人们时,正好破坏了我们的偷窃行动,这正是我们必须杀你的理由呀!
寓意---维护道德者自然为恶人所痛恨
黄鼠狼与鸡
被狡猾的黄鼠狼偷袭过几次,多位鸡烈士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后,鸡们开始反省自己的保卫措施。有一天傍晚,鸡王鸡后召集鸡国的鸡们开了一个马拉松会议,决定由鸡国五六只成年鸡轮流担任保卫部部长,一天二十四小时值班。保卫部长的任务是站在鸡舍门外,发现黄鼠狼的踪影就咕咕地叫,以此向主人和其他鸡报警。实施这项措施以来,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月过去,鸡国再也没有丢过一只鸡。
鸡的高度团结“害”苦了黄鼠狼。黄鼠狼吃得极刁,多年来一直把鸡肉作为唯一的食物。尽管家里多少有点“存粮”,但经过一个月的折腾,仓库空得像个岩洞了。黄鼠狼左想右想,终于得到一条妙计。
一个晴朗的日子,野山猫受黄鼠狼之托,把山里的草莓、蘑菇、野石榴等送进鸡舍。野山猫说:黄鼠狼大哥一直非常牵挂大家,特派本山猫给大家送礼,黄鼠狼大哥说自己以前不懂事,对大家多有得罪,现在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动物,唯望鸡邻居海涵。鸡们对老山猫敬若上宾,托他向黄鼠狼大哥问好。
黄鼠狼心里有了底。第三天,它分别秘密拜访了鸡王、鸡后和各位保卫部长,每去一次都只提一份礼,说是给对方拜个早年,还嘱咐对方不要告诉别的鸡兄弟,以免他们眼红。得到礼物的鸡自然高兴得不得了,连忙点头答应。
几天后,黄鼠狼出现在对面的山上,保卫部长甲装作没看见,鸡王、鸡后也不再过问当天的治安情况;又过了一天,黄鼠狼到了离鸡舍三十来米的地方,保卫部长乙也视而不见,鸡王鸡后装聋作哑……一个黑夜,黄鼠狼跳进鸡舍,见鸡就咬,当鸡王想起给主人报警时,自己的喉咙已被黄鼠狼用牙齿卡住了。
千百年来,黄鼠狼一直是鸡的天敌,可是葬送鸡的生命的其实并不是黄鼠狼。
闻鸡起舞的故事
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著名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气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
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刘琨跟着穿衣起床。两人来到院子里,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鹤立鸡群的故事
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
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
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鸡犬不宁的故事
唐朝中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沉重的苛捐杂税压迫得老百姓家破人亡。当时,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有一种奇异的蛇,全身有剧毒,人如果被它咬一口,就很难再活命了。但如果能捉到这种蛇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就能治疗多种疾病,因此被宫廷列入赋税向永州地方征收,很多人也因捕蛇丧生。
虽然如此,还是有人甘冒生命危险捕蛇来缴纳赋税,因为这样可以减免更沉重的苛捐杂税。每当征税时候,凶横的地方官吏就走村串户,逼迫人们捕蛇,没有哪一家能逃脱赋税,没有人不受到骚扰。
当时有老百姓这样形容官吏的凶横和骚扰:“虽鸡狗不得安宁焉。”意思是说,即使鸡狗也得不到安宁啊!
人们把“鸡狗不得安宁焉”简化成“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和频繁,使人不得安宁,这个成语见于唐朝柳宗元的《捕蛇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