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重阳节 唐宋过重阳节的习俗
唐宋时期的重阳节
唐宋时期沿袭了南北朝的射箭传统,每年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举行射箭比赛。唐代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中说,每年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官员射箭,射中鹿,赏一匹马;获得第一名,奖赏绫罗;其他各名次也有多少不等的奖赏。据北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六《大射》记载,贞观十六年(642)九月九日,唐太宗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射箭于玄武门;先天元年(712)九月九日,唐玄宗御临安福门,观赏百官射箭,这次射箭活动整整持续了八天才告结束。射箭活动之所以要皇帝恩赐:是因为一方面准许百官不办公务,等于放假;另一方面国家还要拿出大量的钱财作为活动经费。由于重阳射箭花费不小,所以有些正直的官员建议停止举办这一活动。开元八年(720)九月,唐玄宗赐百官重阳射箭。大臣许景先上奏章说:“近三九之辰,频赐宴射,已著格令,犹降纶言。但古制虽在,礼章多阙,官员累倍,帑藏未充,水旱相仍,继之师旅,既不以观德,又未足威边,耗国损人,且为不急。”意思是说重阳射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那些大臣热衷射箭不是为了修身养德,而是为了获得奖品。“鸣镝乱下,以苟获为利,以偶中为能,素无五善之容,颇失三侯之礼。”射中一箭的赏赐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年的税收,奖赏可以说是够重的了。由于朝中官员越来越多,开支也就越来越大。玄宗采纳了许景先的建议,废止了重阳射箭的惯例。
然而禁令没有维持多久,到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又下诏解禁了:
大射展礼,先王创仪,虽沿革或殊,而遵习无旷。往有陈奏,遂从废寝。永鉴大典,无忘旧章,将射侯以观德,岂爱羊而去礼。缅惟古训,罔不率由,自我而阙,何以示后。其三九射礼,即宜依旧遵行,以今年九月九日,赐于安福楼下。(唐杜佑《通典》卷七十七《礼三十七·天子诸侯大射乡射》)
意思是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的射礼是祖上传下来的,到我李隆基手里给废除了,我可担当不起后人的指责,所以从今以后还是遵循旧章,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依旧举行射箭活动。可见皇帝也顶不住习俗惯制的压力。
唐宋过重阳节的习俗
唐代的射箭仪式,杜佑《通典》有简要的介绍:
皇帝射于射宫则张熊侯,射观于射宫则张麋侯,皆去殿九十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鼓吹令设十二案于殿之庭。若游宴射则不陈乐悬。
侯指箭靶。“熊侯”“麋侯”指上面画了熊、麋图案的靶。射者与箭靶的距离是九十步。步作为长度单位,具体尺寸历代不尽相同。唐代的一步是五尺,一尺约30厘米,九十步就是135米。南北朝时期的重阳射箭是野外骑射,带有明显的军事演习色彩。唐代的射箭一般只是在宫内立射,变成一种以娱乐为主的游戏了。
当然,也有偶尔去野外射猎的情况。唐代薛用弱《集异记·徐佐卿》中记载的一则故事说:
天宝十三年(754)的重阳日,唐玄宗到沙苑狩猎,射中了一只孤鹤,但这只孤鹤还是奇迹般地带着箭飞走了。
益州城(成都)的郊区有一座道观叫明月观,依山傍水,山深林静。明月观的东廊第一院,尤其幽静。有一个自称是青城山道士的人叫徐佐卿,相貌高古,每年来明月观三四趟,每次来就在观中住上三五日,或十天半月。由于他名气很大,观中的长老总把幽静的第一院留给他住。天宝十三年的重阳日,徐佐卿忽然来到明月观,神情沮丧地说:“我刚才在山中行走的时候不小心被一支箭射中,伤虽然很快就好了,但这支箭不是一支普通的箭,我把它留在墙壁上,后年箭的主人会来此观,你们就把箭还给他,小心丢失了。”接着,徐佐卿挥毫在墙壁上题记云:“留箭之日则十三载九月九日也。”
次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叛军直逼首都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天宝十五年的一天,唐玄宗起驾行游,来到明月观。他走进这个院的正堂后,忽然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箭,就让侍臣拿过来玩赏。他看这是一支御用的箭,非常惊奇,就询问箭的来历,道士如实做了回答。唐玄宗就去看徐佐卿的题记,这才明白徐佐卿就是前年在沙苑打猎时射中的那只孤鹤。唐玄宗非常惊奇,就收藏了那支箭,视为宝物。从此以后,蜀地的人再也没遇见过徐佐卿。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它说明唐代帝王重阳有到野外射猎的做法。
到唐德宗时期,干脆把重阳节定成了文武百官放假的节日,而且成为定制,不必每到重阳,皇帝都降旨赏赐一番。贞元四年(788)九月二日,德宗下诏说:
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前件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地追赏为乐。每节宰相已下及常参官共赐五百贯,翰林学士共赐一百贯,左右神威、神策、龙武等三军共赐一百贯,金吾、英武、威远及诸卫将军共赐一百贯,各省诸道奏事官共赐一百贯[1],委度支每节前五日,准此数支付,仍从本年九月九日起给,永为定制。(《唐会要》卷二十九)
所谓“择地追赏为乐”就是让不同部门的官员自己找地方集体去游乐,国家为这种集体游乐提供经费,职位越高,得到的经费越多。
唐代皇帝有时在重阳节前夕还下诏允许百姓屠宰禽畜。如《唐会要》卷四十一:
贞元六年正月二十八日敕:每年中和节及九月九日,自今已后,逼节放三日开屠。
又卷二十九:
贞元十五年九月诏:自今已后,二月一日、九月九日,每节前放开屠一日。
有时开禁三天,有时开禁一天。为什么屠宰禽畜还要皇帝特下诏令呢?原来唐代虽然崇尚道教,但对佛教也很看重。佛教主张不杀生灵,受其影响,唐代帝王经常下令禁止屠宰禽畜。据《唐会要》卷四十一《断屠钓》记载,武德二年(619)、如意元年(692)、圣历三年(700)都发布过“禁天下屠杀”的诏令。景龙二年(708)下的一道诏令中说:
鸟雀昆虫之属不得擒捕,以求赎生,犯者先决(笞打)三十。宜令金吾及县市司严加禁断。
连鸟雀昆虫都不得捕捉。这些禁令有的只是针对一些特定的日子,有的则是任何时候都禁止屠宰,违反者则予以严惩,这就等于不让人们吃肉。这种违反人情的禁令事实上是难以施行的,所以私屠滥宰的现象非常普遍。正如会昌四年(844)中书门下的奏章中所指出的:“鼓刀者坐获厚利,纠察者皆受贿财,比来人情,共知此弊。”重阳节特许开屠,是因为当时全社会上上下下都很重视此节,政府也不得不顺应民情。
唐代京城百姓在重阳节还有一个很热闹的去处,就是著名的公共园林——曲江。曲江园林以曲江池为中心。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角城外,是一块低洼水池,南北长近5000米,东西宽500—600米。因流水屈曲如广陵之曲江,故称曲江。曲江池周围地势起伏、花木掩映、禽鸟鹜集、楼台隐现、风景旖旎。除却专供皇家游乐的芙蓉园,其余地方普通百姓均可以游玩。每逢中和(原在正月三十日,后改为二月朔日)、上巳(三月三日)、重阳这三大节,曲江池边人流如潮,热闹非凡。人们水边祓禊(上巳节在水边举行的祭礼),吃喝游乐。宋代程大昌《雍录》:
唐曲江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即此祓禊,帟幕云布,车马填塞,词人乐饮歌诗。
重阳节皇帝常在这里设宴招待百官。另外,每届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的宴游之地也在曲江。每当进士们在曲江宴游时,长安城的民众纷纷前去看热闹,很多公卿全家出动,在观赏宴游的同时也品评新科进士,为自家挑选女婿。可惜经过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乱,曲江园林遭到毁坏,北宋时已变成农田。
近年来西安市政府重新打造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试图重现曲江昔日的辉煌。
唐代洛阳地区的重阳节有一些特殊的习俗。五代冯贽《云仙杂记》:
洛阳人家……重九迎凉脯、羊肝饼,佩瘿木符。
“瘿木”指长结的木头,这种木头形状奇异,又很坚硬,被人们认为可以避邪。
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亶的生日恰好是九月九日,所以给全国公职人员放假三天(《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
宋代沿袭了唐代重阳习射之俗,但已不像唐代那么热衷,与此相应的是典籍中有关宋代官方习射的资料不是很多。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七十五《礼仪·射》中提到淳化元年(990)九月八日,宋太宗召近臣在后苑习射,然后前往崇政殿观看摔跤比赛。这说明重阳节庆活动从九月八日就开始了。《宋史·仁宗本纪三》中记载,庆历五年(1045)的重阳节,宋仁宗在太清楼设宴招待近臣和宗室成员,宴会结束后便到皇家苑囿习射。
宋代宫廷在重阳节这天开始给皇帝生火取暖,叫“开炉”,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一。与此同时,皇帝和大臣都换发可以御寒的夹袄,这是古老的“九月授衣”习俗的延续。
祭神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朝廷要派人祭拜先帝陵墓,要祭祀三皇,“祠太昊于晋州,神农于衡州,黄帝于坊州”。普通百姓也要到祖先的墓上举行祭奠活动,送上纸做的寒衣。百姓们在祭神的同时也向神祈福。江西建昌有一眼泉叫吴猛泉,当地人“九月九日就此祈福,多有征验”。
辽、金两朝虽为少数民族政权,但受汉族的影响也过重阳节,节日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登高、饮菊花酒、射猎等。辽应历十三年(963)重阳日,辽穆宗率群臣“登高,以南唐所贡菊花酒赐群臣”。辽统和三年(985)重阳,圣宗在“骆驼山登高,赐群臣菊花酒”。《辽史·礼志六》记载的朝廷重阳节庆典的仪式是:大臣们清晨来到皇帝的御帐前,跟随皇帝的车驾到围场,皇帝给大臣赐茶。皇帝在御座上坐定,臣僚们在下面列队站立,司仪给各位大臣送上皇帝赐的菊花酒。大臣们下跪接受,一饮而尽,行再拜礼,共被赐三杯酒,然后拱手起身。汉族重阳节一般只是立靶射箭,契丹族则射猎老虎。射虎结束时,哪个部族猎物少,就请大家吃重阳宴。《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七《岁时杂记·重九》:
九月九日,国主打围,斗射虎,少者输重九一筵席。射罢,于地高处卓帐,与蕃汉臣登高饮菊花酒,出兔肝生切,以鹿舌酱拌食之。北呼此节为“必里迟离”。又以茱萸研酒洒门户,曰辟恶,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
所谓“男摘二九粒”是指摘茱萸籽实十八粒,用酒服下,以为这样就能避邪。女真人则拜天射柳。拜天的礼仪在《金史·礼志八》“拜天”条中记载说:金朝沿袭了辽代的旧俗,重九日行拜天之礼。具体做法是:用大木块挖制像船一样的盘子,涂上红色,画上浮云仙鹤的图案。搭起一个五六尺的架子,把盛满祭品的木盘放在架子上,全体宗族就在架子前跪拜祭天。重阳节的拜天礼在城外举行,跟重阳节外出避邪的精神是一致的。
结语:以上是四象星座网小编整理的“唐宋时期的重阳节,唐宋过重阳节的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