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清明扫墓时间和顺序讲究
清明扫墓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古称“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封建社会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将介之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并传承下来。寒食节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就是大将军郭家在泰山行祭时,有人告诉他桑梓中某个务农的老乡不好好祭祖,于是他派人去查,果真发现了这个事情,便教训他,并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祭祀祖先。
清明祭祀的意义
清明节扫墓是表达人们对已逝先人的思恋和尊重,是缅怀中国封建社会以前的英才和先辈,也是对家族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清明扫墓的时间
我国清明扫墓的日期,一般在公历的4月4日左右,因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历第五个节气,一般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故而也叫作“寒食节”。
清明扫墓的顺序讲究
清明扫墓的时候,各地的风俗习惯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上都讲究以下的顺序和方法:
- 1、带上纸钱和祭品,先到先人的坟墓前面,正视坟墓,行三个鞠躬礼,扫去坟前的杂草等,然后再烧纸,焚香。可采取的辟邪的方法如放置镇宅符,点香炉,拜佛,除障等。
- 2、接着,就可以献花,将踏碎的鲜花散在墓前,或是插在墓前的花瓶里。一些地方也会将玻璃瓶装水倒地,表示先人的离去象征的是悲伤的泪水。
- 3、烧纸烧香之后,亲人朋友可以跪着进入坟墓,跪拜于墓前。在拜祭完毕之后,可以唱哀悼诗曲,以示哀思,同时也是让祖先知道,后人怀念他们的心情。
- 4、如果是祖先的公墓,讲究不留垃圾,一定要带走扫墓时留下的垃圾,细心谨慎,以示敬意。
清明满族扫墓的习俗
清明满族扫墓有着独特的习俗,也是满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在满族的清明民俗文化中,将牛头、羊羔等形似福神的面具,以及踩高跷、绕花竿、拨花絮等活动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生命力。
在满族清明节的各种活动中,清明扫墓活动尤为重要。满族的清明节扫墓习俗,鲜花、祭品、香烛等供品,则体现出了人们的崇敬祖先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生命精神。而其中的义务性、互信性、参与性、共享性等特点,也体现了人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瑶族的清明扫墓习俗
瑶族的清明祭祀也有着自己的习俗。他们的祭祀活动一开始都是由年长的族长带头,各家各户的族人会来寻找和认祭人。人们会整理好祭祀用品和祭品,在祭祀前先到有些像庙宇的场所,焚香礼佛,然后才去祭祀坟地。
瑶族的清明扫墓习俗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之处便是,祭祀完后,人们不回家而是聚集在当地的广场上,唱歌跳舞,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怀念,同时大家一起分享美食,感受彼此之间的亲情。
结语
清明扫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凝结着中华民族悼念故人、感恩祖先的深厚情感。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样的传统文化,让子孙后代理解和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意义。